马斯克:天价薪酬已到账,挥刀砍去两万人
“你发现没有,最近特斯拉的声量,依旧没啥太大起色。”
“好像是有点势弱。”
“之前,天天上热搜,马斯克随便说句花边新闻,媒体都争相报道。现在,大家好像纷纷把注意力转移到类似小米、华为、比亚迪的身上。”
“属于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的高光时刻渐渐结束了。”
绝不是杜撰,文章开篇的一段对话,就发生在上周五公司选题会,与同事的交流过程中。至于起因,则是由于随着特斯拉2024年股东大会告一段落,好像并未在行业中掀起什么太大的讨论,尤其是与之前几届的热火朝天相比。
而这一次,还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,只剩“世界首富”马斯克的讨薪成功。如愿以偿的拿到折合人民币超过4000亿元的天价报酬,并将特斯拉注册地址从特拉华州迁往德克萨斯州。
实际上,回看事件本身的发展逻辑,非常简单清晰。
早在2018年,特斯拉便批准了这位“掌舵者”10年长期的薪酬方案,包括12组市值和经营目标。
如果马斯克能够全部实现,将获得公司12%的股票期权作为奖励,彼时总价值已经达到约560亿美元。当然,如果马斯克未能触及,最终将会两手空空,给特斯拉白白打工。
毫无疑问,这场“对赌”的收益与风险均十分巨大。
就拿其中一点为例,该薪酬方案要求特斯拉市值需超过6500亿美元,而2018年只有区区不到600亿美元,足足相差10倍有余。
加之更多“变态”的数字,在旁观者眼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但谁都未曾料到的是,在该份薪酬方案公布后不久,“打了鸡血”的马斯克,开启了极为专注的狂暴模式,带领特斯拉迅速进入一飞冲天的快车道。
凭借接连推出Model 3与Model Y两款具有跨时代意义的走量车型,以及推动上海超级工厂的落地与投产,引领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跃升浪潮。
占尽天时、地利、人和的特斯拉,2021年市值突破万亿美元大关,2022年共卖出143万辆新车,顺势马斯克迎来最高光的节点,几乎被簇拥着捧上神坛。
或许是有了这些荣誉作为背书,让这位“掌舵者”笃定的认为拿到天价薪酬基本上是板上钉钉,有些轻敌的他渐渐分散了本来全都集中于特斯拉的精力。
进入2023年以后,随着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厮杀愈发激烈,虎视眈眈盯着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的挑战者越来越多,舒舒服服躺着赚钱的好日子结束了。
虽然从阶段性结果来看,特斯拉的交付量依旧压线达到180万辆,但类似单车毛利率的下滑、整体运营效率的走低、关键细分板块竞争力的减弱都是不争的事实。
总之,诸多顽疾明晃晃的摆在了台面上,危险的信号正在逐一显现。殊不知,到了今年,更大的隐患彻底爆发了出来。
刚刚过去的一季度,特斯拉不仅交付量远远不及预期,财报中的几项关键数据也均出现下滑。引发的连锁反应便是,公司市值不断的缩水再缩水,外界对于马斯克的口诛笔伐,变得异常激烈。
而早在今年1月,“背刺”便已袭来。美国特拉华州法官以“对股东不公平”为由,宣布马斯克的薪酬方案无效。
对此,马斯克直接“硬刚”道,如果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,他将把特斯拉的人工智能业务分拆成独立公司,他也可能从特斯拉离职。
面对“威逼”,今年4月,公司董事会发起了第二次针对其薪酬方案的投票决议,并增加了将总部从特拉华州搬迁至得克萨斯州的决议。这样的操作,有助于马斯克和特斯拉摆脱特拉华州法院的管辖。
更直白来说,全力保证天价薪酬。
好在,值得庆幸的是,经历种种波折与插曲,最终结果没有出现反转。
正如前文提及的那样,所有人又一次见证了马斯克位于舞台中央的手舞足蹈,他的潜台词像极了:“10年活儿没白干,560亿美元已到账。”
就我个人,对于整个事件更想说:“成也马斯克,败也马斯克,至少截止目前,特斯拉绝对离不开他的掌舵。当然,有了巨额财富的激励,同样希望其能够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公司身上。”
毕竟,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如今的处境,已经到了不容有失的地步。
而新闻,有时候连起来看才有意思。除了上述跌宕起伏的连续剧,就在近日又有媒体爆料,为了降本增效,特斯拉4月官宣祭出的那次史上最大幅度裁员,有了最新阶段性的结果。
从相关内部记录来看,截至6月17日,特斯拉全球员工总数已经从14万多人下降至了12.1万人,并且还包含临时工。简单计算,短短两个月的时间,马斯克挥刀砍去的员工数便超过2万人,幅度接近14%。
另外,还有消息称,据这位掌舵者亲自透露,计划将为表现出色的在职员工提供股票期权,奖励为公司做出杰出贡献的人。换言之,一边扮演红脸,一边唱着白脸。
那么,又一个问题涌现出来:你说,上述种种操作究竟有用吗?关于答案,理性客观的讲,目前还无法给出太过乐观的判断。
因为“人祸”只是特斯拉陷入泥潭的一个推手,另外很多维度的困难与挑战,都等着马斯克去逐一克服与战胜。譬如,怎样重塑产品的领先型;譬如,怎样提升智驾的普惠性;再譬如,怎样解决营销的精准性……
写到这里,文章临近尾声,最后想提及的点集中在:“无论承认与否,剩余的几个月,将会是决定特斯拉位于全球新能源市场坐姿排序的关键时刻。所以是继续保持绽放,还是最终泯然众人矣,成败在此一举。”
而也有担忧认为,特斯拉今年会出现累计销量的负增长。换言之,甚至连2023年的180万辆都难以触及,悲观的情绪还在不断蔓延。
那么,作为旁观者,请问你怎么看?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